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
字体:大 中 小
|
《我们的民族小学》(第二课时)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《我们的民族小学》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一篇精读课文。通过描写西南民族地区一所民族小学,反映了孩子们幸福地学习,生活,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,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,美得很有特点:小学生艳丽的服装,古老的铜钟……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:穿戴不同、语言不同、民族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,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……这是一所充满欢乐、祥和的学校:孩子认真上课,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们也参进其中,可见孩子的幸福生活不尽其言。 《我们的民族小学》课文层次清楚:上学路上和到校情景——课上、课下——自豪、赞美点题。 设计理念: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,语文课教学应以学生自读、自悟,自学探究为基础,积极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。积极架设生活是教材联系的桥梁,关注学生情感体验,内心感受,在自读自悟中懂得课文内容,体会作者写作的情感。 设计思路: 抓住贯穿全文的“自豪、赞美”之情,利用分段认读、问题引导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,引导学生对全文的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,从而达到学懂课文之目的,同时利用区位优势,注入情感,加深对课文的理解。 教学目标: 1、 学习课文,感受作者对这所民族学校的喜爱之情加强民族团结意识。 2、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,体会作者情感。 3、 学习作者描写窗外安静情景语句,感受用词准确和语言优美。 4、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,背诵喜欢的段落。 教学过程: (一) 复习旧知,导入新课。 1、 指名朗读生字、新词。 2、 导入:我们的学校也是一所民族小学,我们也感受到我们小学之美,这一节我们就探究本课民族小学与我们民族小学之异同,发现体会民族小学之美。 (二) 分段认读,加深感悟 1、(1)读第一自然段,根据以下提示展开想象、交流。 ▲早晨,同学们来上学,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:~~~~~~~~~~~~~~~~~~~ (可根据路上景色、服饰、活动加以描写) (2)导读 早晨校园多美呀,你喜欢这校园吗?用你喜欢的情感朗读吧! (3)体会课文中的民族小学与本民族小学之异同后交流。 2学习二、三自然段 (1)“当、当、当!”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,民族小学的学生开始上课了,请你轻声读第二、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: 你喜欢这所学校吗?为什么? 分组探讨:喜欢理由 (2)想象、交流 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? (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景加以补充) (3)思考交流: 如果自己是一棵大树,一只小鸟,一只蝴蝶或是一只猴子,看到小朋友学习那么认真,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,你会怎么做? (教师引导学生转化角色,入情入境地体会窗外的安静) (4)“当、当、当”下课了,民族小学的同学会做些什么呢?操场上会是什么情景呢?让我们同他们一起走出教室吧! ▲我们将要同他们一起做游戏,我们会玩什么呢?此时此刻,操场上会是怎样的景象呢? (热闹、欢快) 先自由表述,再根据课文描述朗读,读出感情。 3、 我们学习了课文1-3自然段,了解了他们上学学习,下课活动情况,让我们再次朗读第四自然段,感受作者对这所小学的赞美之情吧! (1) 自由朗读 (2) 讨论:课文结尾为什么要写“铜钟”和“凤尾竹的影子”? (难忘、怀念之情) (三) 朗读、背诵 1、课文很美,你喜欢哪一部分?请有感情地朗读一下。 2、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,看谁背得又对又快。 (四)抄写句子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,抄写在作业本上。 (五)拓展练习 我们的学校也是一所民族小学,与课文中的民族小学相比,又有何特点,请用你手中的笔,把它美丽的地方写下来吧!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annianji_488_18777.html
分享按钮 |